2025年3月30日至4月2日,第51屆歐洲血液與骨髓移植學(xué)會(huì )年會(huì )(EBMT 2025)在意大利佛羅倫薩隆重召開(kāi)。作為血液學(xué)領(lǐng)域極具影響力的國際盛會(huì ),本屆大會(huì )吸引了全球五千余名專(zhuān)家學(xué)者參與,共同探討造血干細胞移植與細胞治療的前沿進(jìn)展。在本屆大會(huì )上,陸道培醫院魏志杰主任的一項針對不同AML亞型患者移植后使用預處理方案的研究(摘要號:P119)入選大會(huì )摘要。該研究探索了巴利昔單抗在單倍體造血干細胞移植(haplo-HCT)后第+1天和+4天分次給藥對急性髓系白血?。ˋML)患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?。╝GVHD)預防的效果,系統分析了該方案在不同AML亞型(M1-M7)中的療效差異,顯著(zhù)降低了CR-AML患者aGVHD的發(fā)生率,為個(gè)體化GVHD預防提供新依據。為了深入了解該研究,特邀魏志杰教授對該研究進(jìn)行了深入介紹,現整理如下。
摘要號:P119
英文標題:Prophylactic Basiliximab on Days +1 and +4 Post-Haplo-HSCT Reduces Incidence of Grade II-IV Acute Graft-Versus-Host Disease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Patients in Complete Remission中文標題:?jiǎn)伪扼w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第+1天和第+4天預防性使用巴利昔單抗可降低達到完全緩解的AML患者II-IV度aGVHD的發(fā)生率第一作者:魏志杰通訊作者:陸佩華
背 景
單倍體造血干細胞移植(haplo-HCT)在高危急性髓系白血?。ˋML)的治療中應用廣泛。急性移植物抗宿主?。╝GVHD)是移植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。巴利昔單抗(Basiliximab)是一種嵌合單克隆抗體,通過(guò)靶向白細胞介素-2受體(IL-2RA)的α鏈(CD25),阻斷IL-2的結合,抑制T細胞活化。盡管巴利昔單抗在激素難治性aGVHD的治療中應用廣泛,但其在移植后的預防性使用,尤其在不同AML亞型中的應用,鮮有報道。
方 法
本研究納入了2016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北京陸道培醫院和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接受首次haplo-HCT治療的AML患者?;颊咭浦差A處理方案為:以改良的白消安/氟達拉濱(BU/FLU)或白消安/環(huán)磷酰胺(BU/CY)+美法侖為基礎的清髓方案;aGVHD的預防方案為環(huán)孢素(CSA)+嗎替麥考酚酯(MMF)+短程甲氨蝶呤(sMTX)。試驗組患者在移植后第+1天和第+4天額外接受了20 mg/d的巴利昔單抗,對照組未接受巴利昔單抗。隨訪(fǎng)截止日期為2024年6月1日。
結 果
本研究共納入125例患者,其中試驗組99例,對照組26例。試驗組患者的中位年齡為12歲(范圍1-68歲),其中57例(57.6%)為首次完全緩解(CR1),14例(14.1%)為第二次或以上完全緩解(≥CR2),28例(28.3%)為非緩解或部分緩解(NR/PR)。AML亞型包括M1(5例,5.1%)、M2(33例,33.3%)、M4(21例,21.2%)、M5(28例,28.3%)和M7(12例,12.1%)。中性粒細胞植入率為97.98%(97/99),中位植入時(shí)間為14天(范圍9-33天)。血小板植入的中位時(shí)間為11天(范圍6-173天)。
對照組患者的中位年齡為33歲(范圍3-54歲),9例(34.6%)為CR1,2例(7.7%)為≥CR2,15例(57.7%)為NR/PR。AML亞型包括M1(0例)、M2(15例,57.7%)、M4(5例,19.2%)、M5(5例,19.2%)和M7(1例,3.9%)。中性粒細胞植入率為88.46%(23/26),中位植入時(shí)間為13天(范圍8-25天),血小板植入的中位時(shí)間為12天(范圍10-86天)。
中位隨訪(fǎng)時(shí)間為32.6個(gè)月(范圍0.2-92.8個(gè)月)。CR患者的3年總生存率(OS)在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無(wú)顯著(zhù)差異(84.3% vs. 72.7%, P=0.59);NR/PR患者的3年OS分別為40.4% vs. 34.4%(P=0.18)。100天CMV病毒血癥的發(fā)生率為45.5% vs. 31.1%(P=0.09),100天EBV病毒血癥的發(fā)生率為8.1% vs. 11.5%(P=0.79)。兩組的累積復發(fā)率分別為9.1% vs. 8.1%(P=0.97)(如圖1)。
圖 1. 試驗組和對照組的OS及100天aGVHD發(fā)生率對比
在移植前達到CR的患者中,試驗組的100天II-IV級aGVHD發(fā)生率顯著(zhù)低于對照組(16.9% vs. 45.5%,P=0.01)。然而,III-IV級aGVHD的發(fā)生率無(wú)顯著(zhù)差異(11.5% vs. 18.2%,P=0.54)。在NR/PR患者中,II-IV級aGVHD(46.4% vs. 46.7%,P=0.82)和III-IV級aGVHD(35.5% vs. 40%,P=0.62)的發(fā)生率在兩組之間無(wú)顯著(zhù)差異。
在試驗組中,AML亞型對100天II-IV級aGVHD的發(fā)生率有顯著(zhù)影響(M1、M2、M4、M5和M7),但III-IV級aGVHD的發(fā)生率在不同亞型之間無(wú)統計學(xué)差異(見(jiàn)表1)。
表1. 試驗組中不同AML亞型患者的100天aGVHD發(fā)生率
結 論
在haplo-HCT后第+1天和第+4天預防性使用巴利昔單抗安全性良好,可顯著(zhù)降低CR-AML患者II-IV級aGVHD的發(fā)生率,而不會(huì )影響長(cháng)期預后。其療效在不同AML亞型間存在差異,其中M1和M4亞型患者獲益最顯著(zhù),而M7亞型的療效最差。這些結果表明,巴利昔單抗的預防策略應根據患者的AML亞型和移植前狀態(tài)進(jìn)行個(gè)體化調整。
魏志杰 主任
陸道培醫院造血干細胞移植科
七病區主任、副主任醫師中國抗癌協(xié)會(huì )廊坊分會(huì )會(huì )員河北省腫瘤防治聯(lián)合會(huì )造血干細胞移植專(zhuān)業(yè)委員會(huì )委員移植工作16年,已完成1000余例移植,最小移植患者年齡9月齡、最大年齡70歲